/

自泡酒抽检不符合标准?“药酒”可能成“夺命毒酒”?自泡酒的“讲究”你不得不知→

2021-11-29 10:18:03

自泡酒

您喝过吗

个人购买白酒后,再投进药材等

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来饮用


图片


一些商家宣称它能治疗多种疾病

但是...

因为自泡酒的配方、生产工艺

和流程都缺少安全保障

饮用后很容易出现身体不适

甚至会引发食物中毒




上个月的“月月十九查酒”行动,市食安办针对市场上的自泡酒开展了突击检查,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随机抽检了3批次自泡酒。抽检产品依据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检测结果,发现1批次糯米酒(自泡酒)中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标准要求



图片


图片

△点击回顾检查过程


什么是甜蜜素?

食安君来科普一下~


甜蜜素是什么?

图片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市场售价也相对较便宜,通常是蔗糖的三分之一,因此使用范围较广。

根据我国《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等作为甜味剂可在部分食品中使用,使用时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的规定。


图片


饮用自泡酒存在许多风险隐患

具体哪些风险呢?

跟食安君来一探究竟


图片




01


自泡酒容器经常发现使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对人体造成危害。泡药酒还经常不注意储存条件,放在橱柜台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易腐败变质。




02


自泡酒大多没有能把沾附在药材或食材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杀灭的加工条件,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03


民间习惯用贵重药材浸泡药酒,老百姓没有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经常随意调配中药,浸泡药酒饮用,配方的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中毒。




04


药材中有些含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长期服用含铅、汞的药酒,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05


药酒虽有优点,但其中的酒精成分对一些疾患,如高血压、中风、肝、肾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湿疹等病有害无益。一些传染病如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宜饮用药酒。另外,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也禁饮用药酒。


图片



图片

防止药酒中毒

牢记这几点


图片

01

图片

提高识别能力


中药材种类繁多且难以辨别,其中不乏毒性剧烈的种类,如川乌、草乌、附子、蜈蚣、蝎子、水蛭等“性情古怪而本领高强”的中药材难以驾驭。很多毒性中药材经过专业人士炮制去毒减毒(加热水解)后才能入药,直接泡酒毒性无法去除。因此,要慎重对待不明出处的偏方和摘抄的药方。


图片

02

图片

看清配方成分


不购买、不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中药材成分不清、来历不明的药酒。

区分药酒外用还是内服。

购买药酒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外用大多用来治疗跌打损伤。


图片

03

图片

不提倡自制药酒


因为自制药酒不可控制的因素多,如酒的度数如果太低,容易变质,也会引起中毒。此外,用药量、用酒量、药与酒的浓度配比、浸泡时间的长短、浸泡药材的品质(如有的药材会霉变)、浸泡容器的处理等均需严格把控,仅凭经验,自行组方选药炮制风险极大。


图片


图片

04

图片

了解自己是否适合饮酒


胃肠、肝肾功能障碍或疾患,正在服用头孢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过敏药物等人群,都不适宜饮用药酒。


图片

05

图片

卸去“保健药酒”的光环


被号称为“滋阴补肾”“活血化瘀”“安神补脑”等药酒在健康功效依旧存在一定的质疑。三餐定时定量,饮食均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运动锻炼以及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才是健康之道。


图片


如果饮用炮制酒后

身体感到不适

应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

并尽早就医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食安港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