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际残疾人日,她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邀主持人
这里有颗“明星”闪耀
她是无锡籍残疾大学生
朱苓君2021年12月3日
朱苓君作为主持人和青年嘉宾
参加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主办的
2021年国际残疾人日纪念庆祝活动
“ 原本以为我失去了光,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然而,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本身就可以成为别人的光亮。”
——朱苓君
'' 活出精彩人生 ''
朱苓君先天失明,看不到任何东西。4个月大时的一次手术,帮助她恢复了一定光感和模糊残影,不过行动和学习还是处处受限。困难打不倒努力的人。小学到高中朱苓君都在上海盲校学习,日常学习中,朱苓君无法看到老师的PPT、板书等。为此老师和同学特别为她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扫描成电子书,转换成可编辑文本,经过勘误、校对后,让朱苓君使用读屏软件反复聆听,直至消化、吸收。她每天都要整理大量的上课录音、笔记,花成倍的时间复习、预习,成绩优异的她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朱苓君兴趣广泛,热爱唱歌、二胡、朗诵和游泳。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后,克服了学习和生活的诸多挑战,获得学校2018年度“感动师大青年学子”称号,并于大二第一学期赴香港理工大学学习交流。
疫情期间,朱苓君主动报名担任社区志愿者,担任一名智力障碍儿童的“云学伴”,坚持21天的线上辅导和远程陪伴,获得上海市网上优秀学习案例表彰;开展家庭“抗疫力”测评量表研究的团队论文获得大夏杯一等奖和上海本科生社科论坛一等奖。大三时,她克服视力障碍,每次耗费两个半小时,依靠步行2公里或转三辆公交车独立出行,获得了在复旦儿科医院和上海精卫中心医务社工部实习的机会。
2020年寒假期间,朱苓君回到自己曾经就读的上海盲童学校,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技巧。她还前往梅村二胡产业园,走访二胡制琴厂,写成了《乡土中国——无锡二胡制作工艺探究》调研报告,并在无锡市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向市民推广民族传统音乐。今年寒假,这个热心公益的女生,正在走访一些退役伤残军人,希望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字报告。
努力,都为了一份初衷:朱苓君报考社会工作专业,不仅是想和常人一样自立,还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她期待自己成为残健融合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更多残障人士融入主流社会、得到平等和接纳而努力!
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入选学校第26届“人才学院”学员
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成功保研至复旦大学,成为复旦大学首位盲人研究生
任何的障碍和困难
都没有阻挡朱苓君努力向前的脚步
朱苓君一路走来
诉说了“心中有光 天下无敌”的坚强人生
谱写了“让自己成为别人光亮”的美丽赞歌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连云港市残疾人联合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