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孩子吃“糖”了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结构也变成以高能量、高蛋白为主,甚至有时候长辈的溺爱,往往更容易导致儿童肥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指出,我国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1],也就是说6岁以下的孩子每10个中就有1个超重或肥胖,6~17岁儿童青少年接近每10个中有2个超重或肥胖。
(图源网络)
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超重?
判断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肥胖,只需测出孩子的身高、体重,计算出BMI(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然后对照下表简单自查一下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2]
孩子超重了,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长大就好了,一长个就变瘦了”,甚至爷爷奶奶还认为“胖乎乎的很可爱有福气”,但是事实却是,小时候超重或肥胖的孩子长大了很可能持续超重肥胖,甚至超重或肥胖还会带来一些潜在的身体危害。
(图源网络)
超重和肥胖会给儿童增加心脏疾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3],其中2型糖尿病曾被认为只有成年人才患病,但这几年随着儿童肥胖率的上升,甚至发现糖尿病发病低龄化的趋势。除了这些成人病,肥胖对儿童的精神也会有影响[4],孩子可能会因为肥胖的体型和反应迟钝被同学嘲笑,进一步发展成为受欺负,最终往往出现厌学、逃学现象。
一旦意识到孩子变胖了, 那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目前,家长普遍都能认识到少吃油炸食品等高脂高热量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改变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适当的户外运动,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改善超重肥胖儿童的健康状况。
但是家长容易忽视的是添加糖摄入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 [5]
添加糖是什么?添加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容易忽视。它是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及糖浆,常见的包括白砂糖、绵白糖、红糖、高果糖玉米糖浆、蜂蜜、浓缩果汁和葡萄糖等。添加糖主要生产加工食品如饮料、果汁、甜点和糖果等。而这些甜食正是孩子们难以抗拒的。
(图源网络)
糖对孩子的危害 远比你想象中的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6]
(图源丁香医生)
25g糖是什么概念呢?一听可乐中的添加糖是27g,一杯500ml全糖奶茶中的添加糖是60g。很多我们认为“健康”的食物添加糖也不少,一包100g的果蔬干中的添加糖有34g,一小碗(60g左右)早餐麦片中含有6.5g添加糖,加入果料的麦片添加糖含量更高。[7]
虽然我国居民添加糖摄入水平不高,但作为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含糖饮料消费人群比例及其消费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高糖摄入已成为青少年肥胖、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青少年糖的摄入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8]。
(图源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0年5月通过决议并发表了一项建议:不应以任何形式在儿童聚集的场所推销富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添加糖或盐的食品[9]。
(图片来源:深圳卫健委)
深圳已经迈出第一步,2021年1月1日起,如果商家不设置健康提示标识,将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10]
最重要的是不能一味迁就孩子的口味,放纵孩子养成嗜甜的习惯。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用就点个赞哈,比心~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食安港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