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高校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指南
2022-01-25 09:05:26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高质量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需求,人社部梳理和编写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南》,帮助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更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企业吸纳有激励
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中小微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小微企业(含社会组织)招用离校2年内的未就业毕业生,可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等符合条件人员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由财政给予贴息。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在职称评定、项目申请、荣誉申报时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基层就业天地广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是其施展才华、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档次,放宽职称评审条件。高校毕业生还可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服务期满后可享受考研加分、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专项招聘等政策,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自主创业有帮扶
高校毕业生富有想象力和激情,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参加创业培训,申请获得培训补贴;可得到资金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由财政给予贴息,合伙创业的还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可在公共创业服务机构享受创业服务,获得咨询辅导、政策落实、融资服务等服务,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还会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此外,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可申请获得社会保险补贴。
能力提升有培训
职业培训是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国家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高校毕业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其中的青年学徒培养、技能研修、创业培训、新职业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计划,提升技术技能,并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培训后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还可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实践锻炼有见习
就业见习是帮助青年人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国家实施青年见习计划,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可参加3至12个月的就业见习,进行岗位实践锻炼,期间由见习单位给予基本生活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吸纳见习的单位,可申请享受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对见习期未满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
就业服务广覆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可以前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提出就业需求,获得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就业服务,咨询和申办就业补贴政策。困难毕业生还可得到就业援助服务,申请获得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会举办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月、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专项活动,有求职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可关注参与,获取招聘岗位信息。
就业手续及时办
求职陷阱需防范
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有关政策清单
七、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且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36个月,下同)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3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持《就业创业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12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标准最高可上浮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限额标准。
八、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向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连云港市残疾人联合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