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科医生的“节后收心处方”,请收!

2022-02-07 15:07:40

上班啦

可不少人此时却是

哈欠连天、头晕脑涨、提不起精神

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

如何满血复活

更快适应紧张工作和学习?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

主任助理侯正华主治医师

细数六大节后综合征

并开出“节后收心处方”——


 细数六大节后综合征  


睡眠综合征


表现:假日期间日夜颠倒、作息全乱,晚睡晚起成了家常便饭,导致上班后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白天常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应对:调整作息,晚上11点前睡觉,中午最好小憩半小时,补个小觉。



上班恐惧症


表现:7天长假爽歪歪,可一上班就跟蔫了一样,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惧怕上班。

应对:假期后从易到难安排工作,让自己有个缓慢回归的过程。



肠胃紊乱综合征 


表现:长假期间,美味佳肴,一不小心贪吃过度,导致肠胃很“受伤”。

应对:假期后,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瓜果蔬菜,也可服益生菌调节。



上网沉迷症


表现:假期内在家沉迷上网,没日没夜刷手机看剧,深陷于剧情中无法自拔。

应对:控制上网时间,多出去走走,切忌睡前继续刷手机。



旅游后遗


表现:很多人选择长假出游,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免不了舟车劳顿,因体力消耗大,容易出现肌肉酸痛。

应对:多注意休息,从而恢复体力、精力。



退潮后抑郁症状


表现:大脑从长假过度兴奋、吃喝玩乐过后,回归到日常工作,不免有些心情低落,这就是所谓的退潮后抑郁症状。

应对:可提前规划下一个长假计划,告诉自己长假在不远的未来。另外,可通过适度锻炼,改善低落的情绪。


  来了,“节后收心处方” 


应对节后综合征需要从饮食、运动、作息等各方面调整、循序渐进。


1、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让身体充分休息,尽快适应工作节奏,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也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像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要保证充足睡眠,晚饭后尽量不要喝浓茶和咖啡,饭后适当做些运动,入睡前泡脚放松身心。




2、合理饮食,多吃蔬菜 


节日期间,人们往往吃得比较多,整天大鱼大肉,比较油腻,导致肠胃负担过重。所以节后应清淡饮食,多吃粗粮和水果,在均衡营养的同时,也帮助受损肠胃恢复。




3、放平心态,循序渐进 


长时间的假期后,就马上投入到非常紧张的工作中,会增加焦虑感,加剧“节后综合征”的症状。因此,假期结束后的几天,不宜马上安排高强度工作,最好有一个缓冲调整期。此外,假期结束后,可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快走、跑步、游泳、跳绳等,让精神振奋些,摆脱萎靡的状态。

温馨提醒:

如果节后综合征持续一周以上,情绪仍异常,建议去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食安港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