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山岛的故事让核心价值观熠熠生辉

2019-08-07 11:35:29

8月6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97场活动,走进江苏灌云县开山岛。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郑晋鸣,作题为《王继才守岛精神的价值取向》的演讲。(扬子晚报网8月6日讯) 

信仰和坚守是最宝贵的品质。开山岛的故事在郑晋鸣的演讲中,再次深入展开。郑晋鸣自从在2014年8月第一次踏上开山岛后,便和王继才夫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王继才夫妇的守岛精神深深地震撼了这一位资深媒体记者的心,这种精神就是信仰和坚守。而这种信仰和坚守值得我们去体悟和赞扬,郑晋鸣多次上岛采访也是源之于此,随后《王继才夫妇28年孤岛守海防》《两个人的五星红旗》《坚守32年,王继才永远留在了开山岛》等多篇新闻报道陆续在光明日报发表。王继才于1986年来到开山岛,当时年仅26岁,孤岛,一人,却按时升国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随时制止不法行为,这一守就是32年,11680天加上13天,11693天。王继才用青春和热血实现了“一生守岛,直到守不动的那天的誓言”。 

“爱国”随着那一面五星红旗的飘扬已经融化进海岛的每一寸岩壁。郑晋鸣从王继才夫妇的故事中发掘出爱国精神的真正含义,这种精神既平凡又伟大,是对核心价值观“爱国”一词最简单的诠释。两个人的五星红旗在每天凌晨5点升起,即使遇病遇灾,王继才夫妇也没放弃过准时在开山岛举行的两个人的升旗仪式,升旗、收旗,32年来用坏了201面旗帜。郑晋鸣说:“在王继才心里,这里是祖国的东门,必须升起国旗 ”“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如一盏灯,既照来路,也照归途,进出海的船路过开山岛,都会主动鸣笛,既是和夫妇俩打招呼,更是向国旗致敬。”“爱国奉献的坚定信仰,让王继才在面对家与国、个人与集体、私利与公义的取舍时,坚定地选择了后者,选择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这种精神也感染了他的家人。”王继才的爱国精神虽然平凡,但却深深地感动着全中国。 

敬业和奉献阐释了王继才真正的人生真谛。王继才为了守岛,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奉献出了对父母的孝道,父母先后病重离世,王继才没能守在身边;奉献出了对妻子、儿女的责任,妻子临产,孤岛中无法送医,王继才只能被迫当起接生婆,女儿结婚,王继才守岛未能出席,让女儿望眼欲穿,心中有憾。为了国家和责任,王继才舍弃了小家,奋献了小我,成就了大我。

2018年7月27日,年仅58岁的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同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听闻此事,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王继才平凡的人生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他用自己平凡的一生践行了核心价值观的真义,让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闪耀出金色的光芒,他是共产主义事业中真正的战士,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范明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