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明根脉永葆生机活力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关城察看关隘、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考察情况介绍。他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中华民族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历史进程,并且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伟大民族。长江、黄河、长城、故宫、敦煌……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华夏古国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千百年的积淀,中华历史文化不仅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而且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向世界展示的一张“金色名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是最深厚的自信。揆诸华夏文明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不仅创造了数千年的辉煌文明,也历经了数百年的深重苦难,更有接续了百余年的不息奋斗,历史文化始终是记录者和见证者。但是,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保护历史文物,传承历史文化,赓续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进步,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共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如何推进历史文物的合理利用和综合保护,让历史文物在新时代永葆生机,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如何让历史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开展抢救保护濒危文物的工作,推动馆藏文物修复、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推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文物与时代同行,为后世子孙传承历史记忆,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的民族和国家,很难说是有真正实力的民族和国家。今日的中国正在昂首阔步地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光芒,再创新的辉煌,我们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不断展示大国底气,塑造大国风范,彰显大国形象。
酿得百花成蜜,自有芬芳久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自觉担负去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时代使命,让人民群众真正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明根脉。(陈娟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