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一年开学季 恰是立志奋斗时

2019-09-02 10:25:24


9月2日,江苏各学校纷纷迎来“开学季”,重返校园的学子成为这个季节最靓丽的青春音符。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上好“开学第一课”尤为重要。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强调,“当代青年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著,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总书记的讲话勉励广大莘莘学子,青春圆梦之路,当立志笃行,奋勇拼搏!

志向高远方成大事。曾国藩认为:“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起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中,始终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周恩来在12岁时便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了“何以为学”这个问题,表达了他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开学第一课,也是立志第一课,青少年要尽早明确人生奋斗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错误思潮误导,不被低级趣味诱惑。

知行合一可创佳绩。《道德经》告诫我们:“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最好的奋斗课,不单单在书本上,而是在艰苦奋斗的长征路上、在贯通古今的博物馆内、在孵化奇迹的创业园中。近些年,我国的大国重器不断刷新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从浩瀚星空到深邃海底,“墨子号”“天宫二号”“蛟龙号”,中国的科技成就一次次惊艳全球;“C919”“复兴号”,一项项重大工程挺起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脊梁……科技的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年轻人。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掌握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开学第一课,青少年还需坚定为志须努力的信心,明白“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道理。

初心不改勇往前行。1961年,面对“刀悬头上”的核威胁,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临危受命开始从事氢弹研究。他带领团队白手起家,埋头研究,创造了中国人独立研制出氢弹的传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改善水稻产量,并成功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了至少8000万人的温饱。新时代的“愚公”李保国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了那份坚守,他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一干就是35年,困难再大,工作再苦,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为民情怀,最终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屠呦呦在青年时期培养了对传统医药学的热爱,历经多年终于从古代药典中获得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病民……开学第一课,青少年更要坚持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的勇气,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今天的青少年,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也给了青少年更多的信任、更大的舞台。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用奋斗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期待年轻的学生们书写出属于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胡洪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