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述年】荔枝网评:备好旅游“新年货”,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新年

2020-01-16 11:05:19

  春运的号角正式吹响。这场全球年度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拉开了春节假期的序幕。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大量民众都会选择返乡过年,与家人共享团聚的美好时光,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国人在春节期间选择外出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过年方式,旅游过年正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反映出春节“回家过年”这种传统形式有了新的变化。

  适应“新民俗”,在旅游中体验阖家团圆。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时刻,家人在哪,哪就是年。几年前,对于“春节去哪儿”,相信很多人都会给出一个相同的答案:“回家”。即便远隔千山万水,也要排除万难,回家过年。而近两年,同样的问题却悄然出现了不同的答案:去三亚看海,到哈尔滨赏冰雕,到东南亚领略热带风光,去欧洲感受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在很多人的心中,“家人团聚就是年”,只要春节和家人在一起,无论身在何处都是过年。特别是对于一些独生子女来说,每到春节“回谁家过年”成了不少家庭过不去的坎儿。而旅游过年,不仅契合了中国人心目中“阖家团圆”的传统,让全家人以边走边看的特殊方式团聚在一起,更满足了人们陪伴家人、让自己得到放松的新需求,何乐而不为?如今,回家团聚、走亲访友不再是春节的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们正从“在家过年”转变为“旅游过年”,旅游已成居民过年的“新民俗”。

  引领“新风尚”,在旅游中享受幸福生活。以往,走亲访友、聚会吃饭是中国传统过年最常见的场景。而今,“旅游过年”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新选择。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不难发现,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与亲友联络感情方式的更加多样化,原来的过年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回家过年”这一传统形式正在被重新定义。与此同时,受益于“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完善,以及电子客票、刷脸进站、候补购票等一系列便民举措,人们出行条件越发便捷舒适,这也成为推动旅游过年不断升温的催化剂。“世界那么大,带家人去看看。”对于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年轻一代来说,春节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与家人度过更加难忘的团圆时光,正在成为过年的新风尚。

  备好“新年货”,在旅游中追寻浓浓“年味”。“备好年货过大年”是多年来过节的“标准动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春节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愈加丰富,传统意义上回家过年的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旅游中追寻不同的“年味”。不知何时,从买鱼买肉大扫除,到预定车票酒店出去玩,旅游已经成为过年常备的“新年货”。岁末年初,“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在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年味中原饺子宴、云南沧源“摸你黑”狂欢节、北京地坛庙会“祭地表演”等传统文化深受游客喜爱,热闹喜庆的氛围让各地年味儿越来越浓。不仅如此,在中国游客走遍世界的同时,“中国年”逐渐被各个国家所认可,让国人身处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让中国春节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备好旅游“新年货”,“幸福旅途”过大年。无论是选择在家还是旅游过年,变的是地点和方式,不变的是幸福和欢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所说,“放眼神州大地,处处都有新变化新气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万众一心加油干,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前进动力,共同迎接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王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