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放权 金融为企业“输血”

2020-02-27 12:00:10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但是,近一个月的全面“暂停”,很多企业重新启动面临缺人、缺物资、资金压力大的三大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复工复产安全平稳,让企业“血液”流动,“肌体”健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4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主动对接,灵活使用政策。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雯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银行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政策,该做的就大胆做。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支持配合防控要求,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很多中小微企业甚至面临“生死”难关。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给了企业重新“复活”的动力支撑,而银行的主动对接,服务力度的加强,更是政策放权后的灵活操作。大额度专项再贷款贴息、信贷向弱势企业倾斜、政策性银行跟进等具体措施的落实,既有针对性更有侧重点,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输血”按需量度,确保到位不溢、急慢有序。

充分授权,合理考量考核。救急如救火,非常时期行非常事。复工复产刻不容缓,如果依照惯例进行各种手续审核、各级管理审批,势必耽误宝贵时间。这次金融机构上级部门给予分支机构充分授权,让银行分支机构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在合理考核,降低一定风险考量的前提下,免去了报批审核等待反馈的诸多繁琐,在“短平快”的节奏中为企业提供“新鲜血液”,第一时间救活一些濒危企业,复原一些“脱力”企业,确保市场经济恢复平稳有序发展,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尽职免责,重在把握原则。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很多应对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企业的资金扶持究竟该如何把握,是否会有不良后果出现,都是基层网点关心的问题。而新闻发布会的政策公开,无异于给了基层网点大胆行事的“定心丸”。只要把握好原则,以三条硬性标准审核好企业是否具备放贷资质,踏踏实实为企业做好服务,尽到相当的责任,就可以免责。这一放权,解除了基层银行的所有顾虑,激发了敢担当敢作为的工作精神,为企业复苏、经济运行提供了切实保障。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在各种阶段性、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的出台下,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够顺利渡过难关,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蒋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