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用减法于危中寻机
危中寻机,减中求加。
在疫情防控常态下,今年的全国两会更加瞩目,用减法于危中寻机的系列举措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大动力、树立强大信心。
减形式主义,“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任务艰巨,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两会前,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浙江、陕西、山西等地指导“双胜利”,会议期间“下组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鼓劲,减少顾虑疑虑焦虑,坚定发展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4月,中办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这些都为广大基层干部增强了信心,解脱了束缚,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全国两会的会期减少,最短政府工作报告等以上率下,为基层作出了示范,赢得了各方点赞。
减企业负担,“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市场主体稳,则就业稳、收入稳、消费稳、预期稳,经济基本盘就能稳住。“稳住企业,保住就业”。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政府工作报告的“代言”,使数字经济再度升温,也为落实就业优先一揽子政策扩大新业态就业提供了机遇。同时要注重持续做好企业减税降费的文章,落细落实国家、省市县各级惠企政策,加大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和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帮扶力度,解决其实际困难,帮助其渡过难关,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好的基础,保住就业、扩大就业。
减测评考核,“应时而变,助力发展”。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中央文明办应时而变,引导各地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保障民生需求,用“减法”的实际行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为大家作出了示范,也让文明城市更有民生温度、更添助力发展的厚度,让文明创建更有生命活力、更添开放包容的长度。(寇艳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