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推动经济恢复发展

2020-06-24 10:58:48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彰显。

近年来,我国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取得了良好成效。疫情之下,世界经济活动收缩,进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必然选择和必由路径,能够促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聚焦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一系列深入挖掘和激发国内市场供给与需求潜力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3月到5月,先后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统筹推进商务系统消费促进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意见》《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又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举措,既千方百计释放消费需求,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也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显著促进了经济复苏和发展。

随着中国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消费规模和消费层次持续扩大与提升,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从多个地方新政看,顺应形势,提振消费是复苏经济的重中之重,主要集中在既着力恢复餐饮旅游等传统消费,又大力鼓励新型消费、线上消费上,成效明显。在中央和地方政策促进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下降0.8%,规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基本生活品消费继续增长,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活跃,汽车、家具等住行类商品零售改善。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等快速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当前,5G、智能制造、物联网、清洁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应对疫情冲击、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各地以新基建为核心的投资促进政策,进一步发挥了新基建在经济发展中乘数效应,拉动传统产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带动创业就业。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3%,收窄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均由降转升。

面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既要改善营商环境以稳外资外贸,也要推动外贸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三方面举措,包括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多渠道支持转内销、加强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以引导拓展国内市场空间。在全球外需疲软的背景下,发挥外贸企业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外贸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既可利用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来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更可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策。这方面,我国有明显优势。不仅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而且我国全球最大规模的减贫计划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面对疫情冲击仍将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从而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力量。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力供与需两端,促进投资和消费,持续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秩序全面恢复,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将走出一条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安在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