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政扶贫最大助力脱贫攻坚
“我干了十几年了,像我这样的金牌月嫂,月收入能有13000多元,不比‘白领’挣得少。”说起自己的工作,南京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村村民韩兰弟一脸自豪。当保姆、做月嫂,干家政工作不“体面”——在青山村,这样的旧观念早已被破除,300多名女村民通过干月嫂,获得了职业和家庭的“新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家政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家政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和就业的新增长点。2019年的《家政服务行业报告》显示,家政行业人员缺口3000万人,88.6%的家政从业者来自农村,家政服务业人才缺口巨大。
家政扶贫,一头托起贫困家庭的脱贫梦想,一头连着城镇居民提升生活质量的美好希望。今年3月,江苏结合省情实际出台实施《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实施意见》,提出了7方面28条落实措施来扩大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比如,提出家政用工需求较大的地区和企业,要与劳动力输出地区建立稳定对接机制;建立家政培养培训机制,为贫困劳动力等人群从事家政服务提供支持,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免费提供家政服务培训;对家政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予以社保补贴,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初次创办家政企业并带动就业的,按规定予以一次性创业补贴等。这些举措,有效扶持了贫困人员就业脱贫,对于更大程度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个积极启示。
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是贫困劳动力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就业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城乡对接、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桥梁。比如,我国通过“百城万村”家政扶贫活动,已帮助100多个城市家政企业与广大的贫困村进行供需对接,带动农村和贫困地区50多万人就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当前家政扶贫工作还有一些痛点难点,存在家政服务业供需双减、人员流失、家政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家政培训难以开展等问题。
前不久,商务部、人社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等10部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家政扶贫工作的通知》,推出了20余项支持政策。通过一系列财政、金融、保险的支持政策,稳定家政服务企业运行;支持贫困地区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贫困劳动力到中心城市“返岗”,对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采取共享用工的方式,让贫困劳动力尽快返岗稳岗;组织中心城市的大型家政企业与贫困县进行对接,加强贫困县家政服务劳务东西部帮扶协作的落实等,让贫困地区的劳动力与城市家庭对接起来;通过家政培训提升行动、“春潮行动”等,进一步家政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家政服务曾被认为是“只要有力气就会干的活儿”。当今,社会对家政服务的多元化需求,政策鼓励和互联网的运用,都推动家政行业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一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催乳师、睡眠指导师、收纳师、营养师等一批新职业应运而生。在政策杠杆和行业规范建设带动下,家政服务业的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力家政扶贫克服疫情影响,最大程度发挥家政扶贫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何芗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