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丰收 礼赞奋斗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9月22日21时31分迎来“秋分”节气。此时节,西风吹,衫袖冷,桂树婆娑桂香飘。(9月20日新华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秋分时节,又迎中国农民丰收节。果实,是金秋最美好的标签;收获,是农村最燃的风景;庆祝丰收年、向往好日子,分享收获的喜悦、唱响劳动的号子,是农民最质朴、最热烈的情感表达。在罕见疫情、重大汛情的双重影响之下,夏粮喜获丰收、秋粮又丰收在望,今年的丰收节不同寻常,带给我们格外沉甸甸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特殊年份农业丰收来之不易,彰显党的决策智慧和民生关怀。“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三农”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面对疫情冲击,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保面积、稳产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争分夺秒助力群众抢耕抢种抢收,把疫情、汛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为夺取大灾之年农业丰收提供了可靠保证。
中国农业告别“看天吃饭”,14亿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依托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维护农业安全、粮食安全的能力与水平显著增强。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机械化作业推广普及,云播种、云洒药、线上农技培训广泛推广,农村电商、直播带货风起云涌,正是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兴起,为战胜疫情、汛情夺取农业丰收赢得了时间和主动,有力守护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谷丰登,家国同庆。欢庆丰收,礼赞奋斗。丰收靠劳动耕耘,幸福靠奋斗创造。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悠久农耕文化的传承,又赋予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亿万农民最美的寄托。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将圆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看丰收景象,品丰收甜蜜,听丰收心声,话丰收远景,和着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唱响更为激越的丰收之歌,更好地发挥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荡起脱贫攻坚奔小康、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我们斗志昂扬向着新的丰收、新的希望进发。(秋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