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馆藏中探寻红色记忆汇聚崛起伟力
深入挖掘红色藏品文化内涵,运用全媒体手段讲述文物里的党史故事,带领广大网友重温红色记忆……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党史工办、省档案馆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新江苏客户端和中国江苏网联合承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特别支持的“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江苏省百件红色基地馆藏珍品征集展示”活动自3月17日上线以来受到广泛关注。(4月19日 中国江苏网)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及时对标对表紧扣主题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充分体现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担当和争先创优不辱使命的责任意识。3月17日上线的“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江苏百件红色基地馆藏珍品征集展示”活动,是江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牵动了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成效初显,影响巨大。
广泛发动,多措并举,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活动聚焦镌刻江苏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红色基地馆藏珍品,以视频、图文、音频等多手段生动讲述珍品背后鲜活丰富的党史,讴歌党的光辉历程,汲取磅礴精神力量。江苏各地红色展馆积极响应,纷纷提供馆藏线索,一些不被人们熟知的馆藏文物,“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截至4月16日,该活动已发布稿件20篇,总浏览量达1065万余次。稿件还推送到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首页推荐及党史频道,被江苏党史、江苏档案、江苏人大发布、周恩来故里景区、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官方微信号同步进行转发,掀起一股看馆藏、学党史的热潮。
在征集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一套灰色中山装,陪着周恩来总理作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是他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写照;一块指针停摆的怀表,曾是雨花英烈卢志英的信号令,时刻提醒他为共产主义步履不停;一纸就职通电,陈毅代军长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决心;一根一米来长的小竹竿,记录下淮海战役那一曲动人的凯歌……通过系列报道,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16岁的韩方悦了解到小小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16岁入党,19岁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的贺瑞麟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中华少年,韩方悦立志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自己的青春。
让馆藏文物说话,让红色记忆发声,汇聚磅礴精神力量,奋进新的征程。文物是印记,也是由过去寄给未来的信。我们为每一件珍品找寻到红色馆藏守护人,让红色记忆接续传承。孕育于江苏大地的“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和“淮海战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涵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的宝贵精神财富。已“上线”展示的20件馆藏珍品,充分反映上述彪炳史册的革命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矢志初心。
一滴水中看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小切口,反映大问题。征集展示、跟踪报道只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手段,但激起的却是全社会对学习党史、唤醒红色记忆的热情。历史不容忘记,革命先烈的精神需要永远铭记。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时力量,烛照未来,我们永远在路上。(连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