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疫苗接种“中国速度”点赞
国家卫健委3日通报,截至2021年6月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70482.6万剂次。同时,2日创下单日接种量新高,达2291.8万剂次。
接种新冠疫苗,是全球应对此次疫情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利人利己的最优选项。自中国去年12月15日,正式开展重点人群接种工作以来,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提速。进入今年3月,提速尤为明显。25天,9天,5天……从1亿剂次到7亿剂次,中国疫苗接种量的速度在不断提速,每一次“亿”级跨越,用时都在不断减少。与此同时,中国的疫苗接种量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今年4月26日更是成为全球第一。
疫苗接种“中国速度”不仅引发国内媒体争相报道,也引起外媒关注。外媒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国正在做一件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国家能做的事情。
疫苗接种“中国速度”不仅惠及全国人民,还日夜兼程、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各地,为全球协同抗疫注入一股强劲力量。据统计,中国已向80多个国家提供了疫苗援助,已向全球累计供应3亿剂次新冠疫苗。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接种新冠疫苗是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传染病要想得到终极控制,需要实现群体免疫。接种疫苗是实现群体免疫的必经之路。人类历史上那些曾经肆虐一时的病毒,如天花、麻疹、乙肝等等,都是依靠疫苗构筑起了坚强的防线。每一种新疫苗的诞生,都标志着人类战胜一种传染病的胜利。
目前,全球已累计接种约19亿剂疫苗,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新冠疫苗接种“中国速度”是如何实现的呢?究其原因,“中国速度”的源动力是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在中国,疫苗接种氛围浓。鼓励接种疫苗的呼声来自社会各个角落,公司为员工提供疫苗,学校鼓励学生和工作人员接种,政府免费提供疫苗并密切关注居民接种情况;生产疫苗的公司则通过建立全新的工厂,并对现有工厂进行升级改造,积极提高产量;接种便利,全国每个城市都有几十个,数百个疫苗接种点,移动接种车也出现在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方便群众接种。科技赋能,一款“智能疫苗预约系统”,扫一扫二维码,居民就能实时查看疫苗存量、选择接种时地点精准预约,以确保接种工作安全顺畅……
点赞“中国速度”。探究成功原因,我们在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更要看到时间紧迫,任务尚重。目前,虽然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跑出了“加速度”,但距离群体免疫目标仍有相当距离。加上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一直存在,变异毒株不断出现,接种疫苗刻不容缓,宜早不宜迟。当下,我们要瞄准形成免疫屏障需要对约70%到80%的人群接种疫苗的目标。打破观望,主动参与。只有实现应接尽接,应快尽快,才能更快更好地构筑起坚固的防疫屏障。(吴建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