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驶向江苏高质发展“快车道”

2021-06-10 10:44:49

到2035年,“轨道上的江苏”全面建成,形成人悦其行、货优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的铁路客货运体系,95%县级以上节点高铁通达……近日,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铁路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江苏将迎来铁路大发展的加速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驶向“朝发夕至”的便捷美好生活。11年前,江苏第一条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开通运营;11年后,一列列动车组穿梭崇山峻岭,跨越山河湖海……连淮扬镇铁路、连徐高铁相继开通,“1.5小时”城市圈从蓝图变为现实,沪苏通铁路使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动脉越来越通畅,江苏高铁运营里程达2215公里。高铁网络越织越密,同城效应越来越凸显。有要事赶时间,下地铁上高铁;出远门遇急事,班次密瞬息至;过大年有喜事,当天返轻松达。江苏“小”了,故乡近了,“苏大强”犹如高铁疾驰似箭,飞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路上。

驶向“连点成线”的城乡融合发展。从长三角到京津冀,沿途皆风景;从无锡梅村到连云港海州,处处见嬗变。灌云豆丹、盱眙龙虾、兴化大闸蟹等一批优质土特产搭乘着高铁南下北上,打破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销售瓶颈;致富能手、农技专家、优秀大学生等各行优秀人才乘着高铁走村下乡,回应了“空心村”的人才呼唤;优质项目、外来投资、先进理念等生产要素乘着高铁充分涌流。苏南与苏北、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持续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瓦解,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高铁呼啸而过,像一条金丝带,穿起沿线的城市乡村,重塑着地区发展优势,助推江苏城乡融合发展飞速向前。

驶向“日新月异”的产业集聚升级。高铁重新塑造了人们的地理观和距离感,更深刻得影响着江苏的经济格局。高铁为地区发展“拉”来机遇,运输成本、空间距离不断压缩,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加速聚合。淮安、苏州等地抢抓高铁机遇期,依托当地资源规划建设高铁新城、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对区域发展精准定位,完善生产链上下游配置等措施,探索发展新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链,着力固链强链补链,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这一快速化、大能力的“黄金快车道”,产业发展实现“换挡提速”,不少地区进入“齐步走”时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轨道上的江苏”领略着山河锦绣、经济腾飞,展现着社会和谐、勃勃生机,带领着百姓加速驶向江苏高质发展“快车道”。(杜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