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着力” 织密健康乡村卫生服务网

2021-06-18 11:05:29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十三个部门印发《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持续实现动态清零。

跑几百里路、查几十项目、就诊几分钟,花费上万元……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农民的一大问题,乡村医疗资源缺乏,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的跷跷板的效应更是加重了农民的医疗忧患。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出现了很多与“强基层”不相协调的景象。基层医疗投入不足,发展滞后,患者“舍近求远”现象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实现乡村振兴更需要健康乡村。农村三级医疗网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础,更是健康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棒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懈怠、不麻痹、不大意,找准工作着力点,以滚石上山的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全力织密织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在保基本上着力。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村级、乡镇医疗机构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和重症病人转诊等医疗服务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中最贴近百姓的基础环节。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目前乡镇、村级卫生机构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全面实现。现阶段,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强化经费保障,不断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造血功能和活力,使农民“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在强队伍上着力。乡村医生是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一段时间以来,乡村医生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工作繁重,导致队伍人才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招不来、留不住,成为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痛点”。振兴基层医疗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要切实改善基层医务人员行医条件,落实好工资待遇及五险一金保障,尽可能解决工作与生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看到未来职业发展的希望,从根本上避免人才的流失。

在深改革着力。政府应从顶层设计着手,加强对城乡医疗资源的集中统筹分配。根据县域城镇化发展布局和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加大财政筹措力度,不断加大对设备购置经费补偿力度,全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较为落后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要紧盯医改的医疗、转院、医保等关键节点,大力推进医改,进一步促进医共体资源合理配置分流,分级诊疗落实到位。建立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价,及时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让社会和群众监督改革,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地,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就诊需求。(吴建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