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为民办实事,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2021-06-21 11:16:41

食品小作坊不大,目前我省1万余家小作坊大部分散落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很多规模只有几个人;小作坊不“小”,作为一种天生氤氲着烟火气的食品生产业态,它们是一地独特的印记,孕育了苏州黄天源、阜宁大糕等一批响当当的品牌,也将乡愁文化、童年味道传承并发扬。今年年初,“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列入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明确今年全省将培育300家“名特优”食品小作坊。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技术帮扶组专家对食品小作坊现场指导,正式启动全省食品小作坊第三方技术帮扶。(6月21日 新华日报)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对标对表、找准自身定位,在学习中提升、从学习中感悟,提升工作动力和激情,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市场监管部门,紧盯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身边小事入手,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从“小切口”入手,创新举措切实解决民生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引入第三方开展技术帮扶,为食品小作坊规范健康发展注入动力。千百年来,食品小作坊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即便是在食品工业规模化、现代化的今天,小作坊食品仍然受到特定区域和消费人群的青睐。但是,食品小作坊进入门槛低,散落于大街小巷,生产操作缺乏规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风险隐患比较多,呈现出“小散乱”的特点。江苏现有11644家食品小作坊,既要保留舌尖上的美味、留住乡愁,又要保障食品安全,是考验,更是挑战,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靠前服务的意识来积极面对。今年江苏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作坊主责”的原则,开展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暨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培育工作,目前正在开展“五个一”行动,即“一次上门辅导”“一次现场会”“一套规范生产指南”“一次线上培训”“一系列线下实训”。江苏食品小作坊第三方技术帮扶工作,是推进全省小作坊提升工程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将覆盖95个县(市、区)、共计900家食品小作坊。

推动食品小作坊从传统到创新,从分散到集聚,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焕发出新活力的食品小作坊产业,不仅养活了一家老小,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随着全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不断推进,让小作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一批创新做法正在涌现。江苏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目前不少地区已在探索。

民生无小事。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就是要汲取历史滋养,汇聚为民服务力量,办实事开新局,江苏对食品小作坊的一系列帮扶举措,得民心、顺民意,必将交上一份满意的学习答卷。(连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