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工作实际办实事求实效

2021-07-18 11:44:48

托养服务、辅助就业、康复救助……连云港探索构建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主体,寄宿托养为骨干”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一系列举措不断增强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月16日,全省残联“我为群众办实事”现场推进会在连云港市召开,推动残联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7月17日 中国江苏网)

促康复,聚焦残疾人最迫切需求;抓就业,带动残疾人共同富裕;优托养,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连云港三措并举增进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是全省残联系统富有成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全省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实事、求实效,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新作为、新气象。

真心实意办实事,检验初心宗旨“大考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检验。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江苏残联系统结合实际工作、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上半年累计完成33345名残疾人康复救助,为30476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并同步推进全省辅助器具服务平台建设。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践行初心使命、根本宗旨的实际行动,充分彰显出鲜明的公仆意识和深沉的为民情怀。

创新实践办好事,展示能力水平“大赛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国民对实现理想抱负、提高生活品质等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新技术、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也为我们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更好服务群众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推动“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举办残疾人创业提升培训班、残疾人妇女手工制作培训班、残疾人非遗师带徒培训等技能培训项目;开展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培训,助力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各地相关部门与时俱进、创新作为,服务能力、办事效率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脚踏实地办成事,淬炼工作作风“大战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必然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开展精准康复行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全面落实“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推出重度残疾人寄宿制托养试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实事实办、急事急办,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由此得到锤炼,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更加紧密,进一步汇聚起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共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社会合力。

(艾莲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