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莫做“山下人”

2021-08-24 10:53:45

“狼来了”的故事耳熟能详,其中“山下人”对于风险隐患的“免疫”,无疑是悲剧的根源。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员干部冲锋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各条战线,作为抵御疫情的“山下人”,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振奋精神、担当作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守严守牢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

提高站位,不做“在局外”的“山下人”。山下人听到孩童的呼救声后,固然选择上山相救了几次,但山上山下相距较远,山下的人们忙于低头劳作,对山上恶狼的袭击并不能感同身受,故而置若罔闻。眼下各地疫情形势不一,防控应急响应级别、风险等级和精准化防控举措等均有差异,党员干部的应对心态不能“崩”,既不能简单地松紧防控力度、加减防控措施,更不能因所处地区的比较优势,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旁观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以人为本,责任靠身,积极响应党中央“两在两同”伟大号召,在“腊子口”“娄子关”前靠得住、站得出、顶得上。要树立全局观念,不能只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要统筹兼顾、协同作战、众志成城,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

振奋精神,拒做“想当然”的“山下人”。山下人对孩童的最后一次呼救并未细致研判,仅凭前期小男孩的谎话推断其又在撒谎,从而置之不理。近来,“内防反弹”与“外防输入”任务仍然艰巨,疫情防控形势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头雁”,在与“疫魔”较量的过程中,不能套用老办法、旧经验,走终南捷径、方便之门。要头脑清醒,戒骄戒躁,破除麻痹心理、经验主义和官僚作风,抓实抓细人员排查、卡点执勤、疫苗接种和秩序维护等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树牢问题导向,密切跟踪、及时分析疫情发展,做到细处着微、一叶知秋,因时因势调整“战术”“打法”,以变应变,变中求胜。

担当作为,拒做“打太极”的“山下人”。小男孩的呼救声响彻山谷,山下人听到后却面面相觑,听之任之,在原地“打太极”“踢皮球”,将上山救人的重任转达推卸给同伴,导致无人出头“扛大旗”。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工作开展的如何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一场大考,考的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作为。现实中,党员干部不能当“传话筒”“甩手掌柜”,更不能各执一词、推诿扯皮。要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事尽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等不靠,主动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线,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作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抓铁有痕、持之以恒的工作实绩换取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放心。(朱书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