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党史中汲取“跟我上”的精神动力

2021-08-25 10:40:46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还是共克时艰阶段的“我是党员我带头”,身先士卒、带头冲锋,“跟我上”是共产党人无所畏惧、舍我其谁的奋斗姿态。学史力行,贵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自觉涵养“跟我上”的精神动力,面对矛盾问题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就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攻坚克难,行稳致远。

“跟我上”是身先士卒的感召。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王震奉命夺取。战前动员时,王震立在棺材上,挥拳大喊:“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双方激战一昼夜,八路军大捷。1947年5月,解放军总攻蟠龙镇。时任二纵司令员的王震巡至前线,见敌军有溃逃迹象,立马取枪,跃出战壕,大声喊道:“我是王震,跟我来!”部队官兵士气大振,顺势而起,攻克蟠龙镇。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徐其孝,曾经拍着胸脯说:“你数数,我的身上,起码有30个伤口,我都是前面负伤的,因为枪一响,我就喊‘跟我上’,第一个往前冲”。硝烟散尽豪情在,继往开来传精神。翻阅党史军史,浴血奋战的指挥员哪一个不是听到冲锋号后第一个跃出战壕,以“跟我上”的行动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夺取胜利?许世友说:“有带头冲锋的官,就有不怕死的兵,部队好的战斗作风是靠好的指挥员带来的。”诚如斯言,党的优良传统如同一股清流,洗礼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觉悟,激励他们自觉传承“跟我上”的光荣传统,用身先士卒、以上率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勇挑重担,刻苦攻关。

“跟我上”是舍我其谁的担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和激烈斗争中,解放军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自始至终张开双臂抵挡外军,在遭到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等暴力攻击受伤后,仍然保持“向前冲锋”的姿态。祁发宝身先士卒,英勇无畏,不辱使命的形象,一时在朋友圈热传,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鼓舞士气、勇站排头的鲜活教材。英雄的团长必然带出英雄的战士。资料显示,团长祁发宝所在部队一直坚持做到:“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在严峻的对峙考验中,紧紧跟在团长祁发宝身后的,是同样英勇无畏、奋勇顽强的年轻战士们,他们在与敌斗争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牢记使命、忠于使命、不辱使命的精神境界,鼓励新时代党员干部守土尽责、忠于职守、勇当先锋。从边防斗争到脱贫攻坚,从疫情防控到抗击暴雨洪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涌现出了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带头冲锋、牺牲奉献的时代典型。急难险重冲在前,敢打敢拼见担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路走来,岁月静好,党员干部一直在用行动践行并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跟我上”是团结奋斗的表率。内战时期,一名外国记者对国民党军队被共产党军队打败深感不解,到中国采访时发现,共产党干部在指挥打仗时喊的是“同志们,跟我上”,而国民党军官在指挥打仗时喊的是“弟兄们,给我上”。这名记者从“一字之差”中看出了两个政党政治观念和思想作风的差别,这差别正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刻解读。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坚持官兵一致、团结平等,才使得原来在国民党军队中怯战厌战的士兵,一旦投诚到共产党的队伍,马上就变成了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的经历正好印证了这个观点。他在国民党军队中是受尽欺凌、想方设法逃跑的伙夫,但在淮海战役中加入人民解放军后,很快就在渡江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后来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被称为“活着的黄继光”,荣获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金一南在《苦难辉煌》的序言中写道: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庚续共产党人“跟我上”的精神血脉,就能在新时代的激流中乘风破浪,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方文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