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一族”应在疫情防控中找准定位 善于担当
国家卫健委消息,8月2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3例,本土病例3例。
本轮局部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防疫战线再度精兵强将云集,他们利用各自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在强大的战疫情队伍中,有很多银发一族格外特别引人注目,他们不顾高龄、“重装上阵”。去年武汉疫情爆发时,钟南山院士“退而不休”,80多岁高龄的他仍奔波在战疫一线,“逆疫”而行的身影让人泪目;今年67岁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的护士长唐海宁,有着30余年党龄的她,在退休多年后,面对突发的疫情大考,主动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艰难爬楼梯的身影让人动容;还有众多银龄老将们“人退休思想不退坡”,在小区、在卡口,守一线、捐善款、保后勤。在抗击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上演“最美夕阳红”。
面对疫情,有挺身而出的战士,也有胆小怕事的懦夫,更有添乱的肇事者。扬州1号病例,被扬州当地人称为“毛老太”的64岁老人,从南京疫情高风险地区来到扬州,她不仅没有按通告的规定主动报告疫区旅行情况,没有自行隔离,还拿着自己亲戚的绿码,现身于各个棋牌室,切磋牌艺,成为造成了疫情的传播,导致多人感染,被刑事拘留,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给老龄群体抹黑。
当前,散发的疫情虽然来势凶猛,但并不可怕,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全国人民群众的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日可待。在疫情面前,我们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目前,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正进入关键时期,作为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更多的普通老年群众,或许没有财力上的支持、没有奔赴“疫”线的行动支持、没有冲锋到第一线的机会,但选择遵守防控规定,“宅”在家中,力所能及的抗“疫”,也是在为夺取抗疫的全面胜利作贡献。
做安全防护的宣传者,积极向钟南山等先进人物学习,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不做妨害疫情防控的事。对诸如像“毛老太”那样的害群之马给与坚决的鞭打。积极传播科学防控常识,积极转发权威信息,做到不盲信、不盲从、不懈怠、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无法甄别的防控信息不转发、不传播,用每一个人的“小行动”推动全国的“大战疫”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做个人防护的示范者,面对疫情,老年人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过度恐慌,要科学防控,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做好个人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如有发热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督促家人及周围同志做好个人防护,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切实做到“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一米线。
防控疫情,是一场大仗、硬仗,更是一场需要全民上阵的“战疫”,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人人有责。没有人可以当逃兵,每个人都应有作为。只要我们同心携手,临难不怯,向厄而行,就一定能牢牢筑起战疫的钢铁长城,迎来最终战胜疫情的伟大胜利。(吴建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