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小巨人”,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石”

2021-08-31 11:18:45

日前,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江苏172家企业入选。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家已培育3批4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企业中的佼佼者。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十三五”期间,江苏把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作为工业强省建设重点任务, 2012年率先在全国开始尝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先后制定《江苏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指导意见》《江苏省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实施意见》等,去年又制定出台《江苏省“千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统一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内涵和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培育目标和工作措施。从2013年起,在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专门给予“专精特新发展”项目支持,截至去年共扶持“专精特新”创新项目1521个,资金总额9.3亿元。此外,各市、县财政设立专门资金,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予以支持。截至目前,江苏省共培育创建2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取得的利润,对全省中小企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

细看江苏入选企业榜单,不难发现,许多江苏“小巨人”企业凭借关键技术、科技创新跻身全国“小巨人”企业之林,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和“常青树”。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直流开关设备”,成功在全球40多个城市、100多条地铁轻轨间“跑马圈地”。 万新光学眼镜默默耕耘48年,以“绣花功夫”精心打磨技术,将一枚小小眼镜片“做到极致”,公司产品销往全国3.5万家门店、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即便去年受疫情影响,年销售额仍取得两位数增长,达到11.2亿元。

梳理江苏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很多都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光明,盈利能力超强。在江苏 “小巨人”企业中,属于装备制造业和以医药、电子为代表的消费型新兴产业的占比达65.7%;近百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在细分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或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一批又一批江苏“小巨人”企业脱颖而出,对江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江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新要求,将“专精特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站在新起点上,江苏更是激流勇进,奋勇博击,明确提出将通过重点实施“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强化梯度培育机制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举措,到2022年再培育100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

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创新升级,既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抓实抓细、确保落地见效,又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出台更多举措,推动更多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 “小巨人”成长、壮大,从而不断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吴建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