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来临,开会表彰教师的政府,买花送给教师的家长,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教育,一个永不减热的话题,在这个叠加史上最严“双减”政策重磅落地的节日里更加引人关注。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教师压力和负担不断增加,家庭教育支出居高不下,减负的呼声成了教育领域的高频词。
压力山大。从没有那个行业像教育这个行业聚焦这么多压力,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过重的压力,学校排名次的压力,教师教学不出业绩的压力,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压力。
减负,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倡导了多年但仍在高呼的话题;减负,政府相关部门辛辛苦苦做了多年但收效仍不显著的工作;减负,许多教师明知孩子课业过重,仍不辞辛苦布置作业;减负,减负,众多家长心疼孩子幼弱的身体仍带孩子上培训班的无奈。
探究负担过重的原因,无论是学生、教师、家庭归根结底是未来在社会上的“生存压力”逐步传递、波及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身上,这是根本性的、客观的,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有。事实上,为学生减负,政府相关部门一直都在大力推进,如,加大课堂评价的比重,淡化课外班上获得的能力,完善公平公正的升学秩序,推进小升初的电脑排位,均衡配置优质学校和其他学校的教育资源等等。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教师的减负也一直在进行,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清理规范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随着各项减负措施的落地实施,以及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评价和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教师的负担正在减轻,但仍有“社会辅导班”“提前占坑班”冲击着大家的眼球,负担的减轻还没有达到社会、家庭、政府、个人都满意的地步。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展翅翱翔在祖国的蓝天?此次“双减”政策的及时出台,就是对消除教育负担过重的顽疾再出一记重拳。本次“双减”政策对学科培训机构性质、办学许可证、从业教师、教师资格证、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场地、培训价格、营销方式、融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规范,可以说,《意见》可圈可点、可操作性强,“双减”政策为教师节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礼物。
校园书声琅琅,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在这个国家重视教育、重视教师的标志性节日来临之际,学校、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都应用心领会“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主管部门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学校和教师要坚守教育本质和育人初心,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训机构应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家庭更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只要学校、社会、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从严从实共同落实“双减”政策,减负就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教育生态才能更清新阳光,才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吴建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