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全运”带给我们更多幸福期待
首次全运会设立群众赛事活动展演项目;首次群众赛事活动参赛队队伍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首次采用线上参赛、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首次将疫情控制与平稳办赛相结合;首次将四个展演项目同时同地举办;首次采用分散上报、集中评审的模式运作……创造全运会历史上多项“首次”的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性”“全民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办赛理念带给我们更多幸福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体育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体育强国建设全面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理念。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体育运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举措。
据报道,在本届全运会的大舞台上,有19个大项185个小项群众组比赛,是特地为普通大众设立的。已经结束的群众赛事活动展演项目中,全国各地766支队伍、6800多人参赛,仅广场舞、广播体操和健身气功三个项目,就吸引了4600余名运动员、550余支代表队。这一方面反映出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愿望强烈、热情高涨,另一方面表明全运会增加群众运动项目、扩大群众运动员队伍,切合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期待,进一步点燃了全民体育、全民健身的热情。
体育运动促进人民健康、关乎人民幸福,国家体育事业就是人民幸福事业。体育强国建设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直接相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广大民众对体育运动、日常健身、健康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期待。更加重视群众性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推动群众运动、全民健身朝着更为均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增添群众项目的展示活动,使群众选手参与面更广、获奖范围更大;除东道主承接的8个项目决赛外,所有预赛及11个决赛将通过申办形式在全国各地举办,真正实现全国总动员……全运会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观、运动观。
无运动,不生活;无运动,不健康。群众做“主角”成为全运会最大亮点引发的热烈反响启示我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要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创新实践,推动国家、地方体育事业与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努力提供更为优质的群众运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遗余力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与发展,促进群众体育发展更多元更丰富,促进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让体育事业真正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幸福事业。(馨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