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2021-09-17 11:04:24

以“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为主题的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1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记者在开幕式上了解到,我国将按照“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推普工作新方针,实现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推广普及全民通用、全社会通行的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增进各民族情感文化认同,推动各民族相互沟通、携手共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普通话是开放发展“通行证”。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区域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否实现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共同进步,语言相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日益广泛、频繁,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是日趋扩大。“书同文、语同音”是各民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推普”行动破除语言文字障碍,畅通交往交流路径,密切区域联系、实现和谐共处、促进融合发展,既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潮流,更契合各民族群众的共同需求,符合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

普通话是共同富裕“助推器”。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少、一个人都不落下。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实践中,“推普”工作给交往交流、融入融合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注入了动能,有力推动了机遇共享、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共享,不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尝到了学好普通话、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甜头。进一步破除发展不平衡短板,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要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加大“推普”力度,扩大“推普”红利,持续增进各民族福祉。

普通话是民族团结“粘合剂”。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语言相通便于情感交流、增进友谊,文字相通易于思想交融、增进理解,语言文字相通有助于文化互鉴、增进共识,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增进“推普”共识、加大“推普”力度,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命运与共携手共进,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秋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