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沉痛历史 砥砺复兴征程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2021年12月13日,是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0日,17家网络媒体平台共同推出“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大型网络在线公祭活动,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惨遭侵华日军屠戮的死难同胞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祈愿永久的和平。
江河呜咽,草木同悲。1937年12月13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妇女遭到蹂躏残害,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最为沉重的灾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为黑暗的一页,在中国人民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伤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以国家的名义祭奠死难同胞、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就是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和世界记忆,给死难同胞以尊重、给国家民族以尊严;就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血腥屠刀,中华儿女没有畏缩退让,更没有低头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奋起保家卫国、共御外敌,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夺取了伟大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史,是伟大民族精神气吞山河的铿锵表达,是一部极其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国家公祭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庄重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宣示了鲜明的国家意志和国家立场,就是要让人们都能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从中接受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然而必须警惕的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某些国家和势力蠢蠢欲动,企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少数西方国家奉行“逢中必反”,妄图挑动拼凑国际反华联盟遏制中国发展。举行国家公祭,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全世界善良、正义的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决不允许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借尸还魂、死灰复燃。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
历史也是最好的励志铭。历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才能自立。抗日战争的烽火,极大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抗战精神的力量穿越时空,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不朽精神财富。今天的中国不仅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安居乐业,而且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为构建全球治理秩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肩负强国使命,传承家国情怀,为民族复兴伟业发愤图强、不懈奋斗。(秋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