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天下粮仓” 端牢中国饭碗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期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农为邦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严守耕地面积。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供给比较充足,但大豆和食用油进口规模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再加上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等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内仍是紧平衡态势。一些地区未意识到肩上“米袋子”的重要性,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良田“非粮化”,从局部看经济效益明显,但从全局看却是粮食安全的隐忧。还有非法占用耕地、占优补劣等进一步加剧粮食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 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持良田粮用,才能守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坚持科技稳产。一项技术创造一个奇迹,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我国地少人多,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约束加剧,发展农业科技是突破环境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良种、良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持续开展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解决“卡脖子”种源难题,提高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能力。要大力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持续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节水工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作物结构,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鼓励食品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坚决反对浪费。农产品从收获到零售,从餐桌到口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浪费,减少浪费也就减轻粮食供给压力。中央早在几年前就提倡“光盘行动”, 2021年4月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更是以法律形式为全社会确立了餐饮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所有饭店、食堂随处可见“光盘”标语,但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为了凸出热情超额点菜,面对满桌剩菜,还自我感觉“不缺那点钱,不缺那点吃的”,这些想法不但浅薄而且短视。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强调,“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的确,我们要长长久久地过好日子,就必须要传承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粮食供应不确定因素很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我国必须粮食“压舱”,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身上都扛有粮食安全的责任。实验田里一粒种子,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田间忙碌的大爷,往往关系国泰民安;每一次“光盘行动”,都展现中国人守好“天下粮仓”的决心。(朱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