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播“数”,乡村生活更红火
赣榆地处黄海之滨,不少村民从事海产品生意。“不试不知道,电商的潜力还真大!”从最初的“三脚架+手机”摸索,几年下来,张春梅渐渐摸出些专业门道。销量上去了,她和丈夫从渔民手里拿货,跟厂方谈价、把好品控关,通过直播带货,张春梅网店的海鲜日销量从一两百单增长到两三千单。
张春梅尝到电商甜头,生意越做越红火,并带动附近乡亲一起致富,只是全国各地拥抱数字化时代、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电商成为新农活、农家成为新店家,耕“云”播“数”给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农民日子越过越滋润。
耕“云”播“数”助力农民增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增收、农村发展、农民致富要善于借助农业科技的力量。江西省安义县金果小镇范俊辰筹集近200万元对果园进行数字化改造,借助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农情环境数据智慧监测系统,让果园实现远程可视化,昔日果园仿佛“装”上了大脑。2000亩果园只需几个人,就能管理得井井有条,种出的果子个头均匀,甜度高、口感好,销路不愁,“拿猕猴桃来说,一亩能产3500斤,比其他地方的产量高七成。”从“会”到“慧”,从“老把式”到“新农民”,大大拓展了增收空间。
耕“云”播“数”赋能乡村振兴。信息化、数字化是未来发展方向,拥抱信息化时代,融入数字化浪潮,乡村振兴如虎添翼。在赣榆区娄官庄村,龙头企业负责人王培超顺应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抓住消费升级的契机,上游采用订单模式,下游发展微商等方式,帮助村民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企业收购的产品80%以上都是线上销售,企业的有机种植项目直接带动150多名农民,年用工量1200余人次,村民平均年收益达7万元左右,由此更吸引很多多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耕“云”播“数”添彩农家生活。“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屏幕一开,大医院的医生现场给咱看。”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村民张广成道出了不少农民上“云”用“数”的美好体验,数据资源一张图,居民信息、网格管理、农业信息、外出务工等数据都能显示在大屏幕上,村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前不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8方面重点行动。依托“云端”平台、“数字”便利,不仅连接城乡市场,而且推动教育、医疗、农技等优质资源下沉到村,优化乡村治理和服务,数字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给农民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乡村生活越过越红火。(苏小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