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京冬奥会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随着2月20日闭幕式微火炬的熄灭,历时半个月之久的北京第24届冬奥会落下胜利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金4银2铜锁定奖牌榜第三名,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这场跨越国界的体育盛会,给疫情笼罩下的世界各国带来一场饕餮盛宴,也给中国冰雪事业带来诸多希望。
东风送暖,蛰虫复苏。这场始自立春开幕的冰雪盛会上,每一位参赛运动员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一个追逐多年的梦想;每一块每块沉甸甸的奖牌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里,有新生代享受比赛的洒脱。如果说北京冬奥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诸多首次参赛的90后甚至是00后小将们,他们卸下层层压力,以享受比赛的心情投入赛事,将自己平时训练的水平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出来,或一飞冲天,或一跳成名。说“如果你有目标,就大胆去尝试”的苏翊鸣4岁接触滑雪,14岁入选国家集训队,为了解锁一个新动作他可以每天重复练6个小时,最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说成功除了天赋,还有热爱的“天才少女”谷爱凌,3岁就开始的训练,赛前每天连续5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在大跳台上不断摔跤,是摔哭了咬着牙爬起来再练习,18岁在冬奥会获两金一银的成绩创造了历史。夺得冬奥会历史上首枚金牌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深有感触地说:“年轻的一代,比我们那时候更自信、更洒脱、更渴望表达。”的确,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强起来的中国带给年轻一代更大底气,一个个有实力的年轻一代也必将给中国体育运动带来更有自信的生机。会当“凌”绝顶、“翊”览众山小们,将把享受运动的理念带给更多的人,让热爱在冰雪中发光发亮,他们将不仅带动中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春天的故事”里,有老队员执着坚守的绽放。如果说体育有姿态的话,奋斗一定是最美的姿态。永不低头言败,为理想拼搏,每个平凡的动作做到极致,前进的路上终有繁花盛开。家门口登顶的32岁老将徐梦桃,完成最后一跳后一次次嘶声力竭地呐喊,哭着笑着,尽情释放自己16年的坚守;号称“空中技巧之王”的32岁老将齐广璞,在大决赛中拿出了5.0的全场最高难度,以129分夺金,圆了12年的等待的梦想;“葱桶”组合隋文静、韩聪并肩作战十五年,在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中以总分239.88分获得冠军,终于圆梦;因失误无缘进入大决赛的31岁老将贾宗洋,也是第4次参加冬奥会,一张X光片,让他那双嵌进22根钢的腿钉烙进观众脑海……所有“临门一脚”和“完美一跳”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艰辛,年复一年的坚守。
“春天的故事”里,有天下大同的胸怀。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本届冬奥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们向世界展现了“大的样子”,大家对阵时是对手,赛场下是朋友。开幕式上,“世界,越爱越精彩;未来,越爱越期待”的冬奥会主题曲凝聚起运动员们大爱情怀;赛场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之间运动员们一次次忘我的加油,一个个深情的拥抱,一滴滴激动的泪滴,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欢呼,无不是真情的流露;闭幕式上,伴着《欢乐颂》灿烂辉煌的乐声,各国运动员代表入场,打破国界的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欢呼跳跃,尽情狂欢近半小时,仍久久不愿离场,这一幕让本届冬奥会更加有温度,更加动人心,也更加有魅力,奥运精神必将因团结与爱生生不息。
冰雪筑梦,梦想指路。虎年春天,中国在冬奥会赛场上已经谱写出诸多直抵人心深处的故事,今后还将续写出更多更动人更精彩的“春天的故事”,相信这也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应有之义。(相庆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