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字“软实力” 抢占发展“制高点”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印发《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提出“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数量、重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数量等主要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最近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数字化时代,数字素养与技能不仅是公民素养必要标配,而且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补齐“数字短板”,抢占“数字赛道”。“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进程,必然要求具备较高数字素养、掌握必要数字技能的劳动力资源,为竞逐数字“新赛道”、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先机和主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补齐数字意识不强、数字产权保护不充分、劳动者数字技能还不匹配等短板,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
消弭“数字鸿沟”,共享“数字成果”。共享是互联网最显著特性,是数字经济最显著优势,更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并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硬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地区、城乡、群体在获取、处理、创造数字资源等方面的能力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深化数字应用适老化改造,提高农民数字化“新农具”应用水平……提速数字软件建设,提升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与技能,有助于消弭“数字鸿沟”,解决数字共享、应用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数字支持。
释放“数字红利”,塑造“数字优势”。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处于世界前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不仅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硬核支撑,而且需要数字素养与技能“软实力”加持。《工作要点》部署了8个方面29项重点任务,要压实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落好,让数字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全年经济稳中求进注入更强数字动能。(秋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