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雷锋,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2022-03-05 10:04:29

今年3月5日是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之所以穿越时空,为人们永怀,具有长久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其精神内核被社会广泛认同,并被人们自觉践行。这种精神,在当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现在,志愿服务已成为人们致敬雷锋、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有力标识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时代演进至今,当年的雷锋,已“化身”为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活跃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为社会散发着服务的光和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1.6亿人。志愿者年龄层次更丰富,人员构成更多元,服务领域更广泛,越来越具有组织性、专业性和全民性,成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千千万万个当代雷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志愿服务的全过程。可以看到,志愿服务已融入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浸润到生产生活中。企业社区、村头巷尾、田间地头、线上线下,已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实落地、新思想新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丰富载体和多样平台。

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一个优良传统,是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当前,各地正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其主体力量就是志愿者。志愿者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围绕学习科学理论、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深入移风易俗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在志愿服务中把党的声音和党的温暖传递给群众,不断推高了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给学雷锋志愿服务赋予了新使命。不断完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是题中要义。一方面,要突出应急志愿服务的供给,加快这方面指挥协调机制建构以及专业队伍建设,以提升突发重大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状态下志愿服务的组织动员力和快速反应力。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要有效满足基层治理对志愿服务的新要求新期待,在参与管理公共事务、丰富社会服务等日常工作中,助推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致敬雷锋,弘扬志愿精神,不断赋予学雷锋志愿服务以新的时代内涵,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加强组织领导和政治引领,整合力量与资源,给予志愿服务更多支持的同时,广大志愿者更要牢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紧紧围绕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开展活动,持续作为,久久为功,雷锋精神就一定会不断绽放出时代光彩。(饶芷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