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锁“残奥之舟”背后的“精神密码”

2022-03-07 10:13:09

近日,第13届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如约盛大开幕,开赛首日我国代表团便将2金3银3铜收入囊中,冲上奖牌榜首位。


在国际赛场上,我国残奥运动健儿披坚执锐,携不懈奋进之风雷、一往无前之气势,展现出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凝聚起知难奋进、百折不挠的强大力量与澎湃动能,奏响了一曲催人奋进的精神赞歌,为“残奥之舟”破浪远航注入了强劲动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时代青年要从“残奥之舟”背后的“精神密码”中汲取青春奋斗力量,投身新时代、建功中国梦,让朝气蓬勃、焕发光彩的青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精彩绽放。


掌好理想信念之舵,生出“愿意此身长报国”的伟大情怀。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情、最深层、最深刻的一种炙热情感。爱国精神,更是中华儿女一以贯之的深厚情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连接着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纽带。我国残奥健儿用训练场的“不知疲倦”,赢得领奖台上五星红旗的一次次冉冉升起;用“不舍昼夜”换来《义勇军进行曲》在颁奖式上的一次次响彻云天,用实际行动将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爱国主义精神以热血拼搏的方式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上淋漓尽致地彰显。广大青年要从他们的顽强拼搏中汲取非常之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拨亮爱国主义思想的精神“灯塔”,锚定民族复兴的伟大航向,在新时代新航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高扬自强不息之帆,养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雄心。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从6岁时不幸触电导致双臂截肢,却考取知名高校法学院,通过法考并勇夺“中国诗词大会”擂主的励志学子彭超到历经双腿截肢、癌症、多次大手术磨难,43年5次挑战,最终圆梦珠峰的新中国第一代登山者夏伯渝,再到活跃在冬残奥会赛场的广大体育健儿,他们的足迹镌刻着昂扬向上的心,高扬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是时代的强者,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强大意志,为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插上了飞跃命运天堑的强健翅膀。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曾说过一段荡气回肠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青年们要成为巍峨绵延之“高山”,感悟这股自强与坚韧的力量,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谱写好更加精彩的青春华章。


紧握知难奋进之楫,练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无畏气概。“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残疾人体育运动,起源于二战后帮助伤残士兵康复的体育运动项目。时至今日,其重要意义已不仅局限于康复身体,而更在于让他们从“抗拒社交”到“勇敢展现自己”,从畏惧旁人的目光到充满勇气与信心地在奥运赛场自我实现,生动诠释并践行了奥林匹克价值观的重要原则:“每个人都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并不断发展完善自己”。在冬残奥会上,参赛运动员所施展出的技惊四座高超技巧,他们以令人叹服的惊人力量,在给我们带来深深震撼的同时,他们身上所呈现的非凡胆魄也激发着我们“知难而进”的勇毅之心。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将目光转向他们,将掌声送给他们,感悟并学习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内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以不懈奋斗创造出新的历史辉煌。(郭素娇 岳占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