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经济“答卷”里汲取“赶考”力量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新动能继续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从“答卷”里能够看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社会生产力稳步提高,为“十四五”的稳步迈进注入了力量。
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到产业基础工程的建设,从市场配置机制的创新到产业发展结构的换挡升级,从新动能的培育到一批批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我国积极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投资、消费等指标的增速亮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单——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增速比2021年12月加快3.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6.3%,快于全部服务业生产指数,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数字密码”背后蕴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和澎湃不息的发展动能,既彰显了数字时代的发展特征,也呈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践行与抵御化解风险的强大韧劲。
面对疫情防控“大考”,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主动姿态赢得发展未来,以精准调控稳住发展大盘,以积极进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经济的活跃度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外在的风险与考验,新的动能逆势增长、经济增势更加强劲,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效能提升注入磅礴力量。
作为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保障资源的配置、创新的质效与循环的畅通,方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受得住风险、顶得住挑战、扛得住考验,在逆风中能够保持“上扬”姿态,在逆境中能处于“稳定”局面,开好行稳致远的“顶风船”。要提升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适配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更为完备的内需体系,保持相互牵引、良性互动、高效平衡的状态,释放生产潜力、激发市场活力,让强大生产力的“战舰”直奔市场广阔“蓝海”;要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凝聚竞争力量、塑强发展优势,构建起国民经济的新发展格局,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彰显。
国民经济一头连着经济主体,需要以创新焕发活力、以改革谋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事业,是改善民生、消费升级的现实需要。面对当前依旧严峻的疫情形势、世界经济恢复尚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拿出“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决心和定力奋勇向前,善于研判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市场主体“精准滴灌”,采取系列有力举措,如制度性减税降费制、培育壮大新动能和新业态等方面着力,降低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不断推动消费环境的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共服务业的质量提升、就业创业环境的优化,以之拉动经济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经济发展道路。(郭素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