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雁”奋飞,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2-03-20 10:58: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全国两会期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是重点议题之一,不少代表委员就加强“领头雁”力量、壮大“新农人”队伍、催生“群雁”效应等出谋划策,引发广泛的共鸣。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人间奇迹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正是缘于数百万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当好群众“主心骨”、带着群众一起干,靠“头雁效应”激发“群雁动力”。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继续发挥“领头雁”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凝聚发展乡村产业、加强乡村治理、推进乡村建设的合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落点在振兴,重点在全面,需要打造一批有能力、有情怀、懂农村“领军”式、“复合”型人才队伍。既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用更多政治过硬、本领够强的农村党员干部,发挥好思想引领、组织引导、干部带头作用,也需要培育、锻造头脑活、懂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带头人;既需要掌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现代农业科技领航人,也需要创造条件、创新机制,让更多有威望、有担当、有能力的乡贤人才在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中发挥协调、主导作用,着力形成“头雁”领飞、“群雁”奋飞的格局。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雁群南来北往,途中要跨越万水千山,遭受强风骤雨,领头雁在前面开路,要有担当勇气和智慧,本领大、飞得高才能划破长空,跨越千难万险,战胜一切困难和阻力。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因势而为,以更务实、有力的政策举措,激励“头雁”勇挑重担、善于作为,助力“雏雁”脱颖而出、奋发有为,吸引“归雁”回乡就业创业,通过激发“群雁”效应,勾勒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各方面、各环节。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到,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聚力人才振兴,造就强大“雁阵”,就一定能够加快“三农”现代化进程,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秋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