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矢志不渝逐梦星辰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3月27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即将返回。天舟二号这位“太空快递小哥”携带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3名航天员3个月的消耗品、舱外航天服及平台物资等,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的首单“太空快递”运送。
自1992年立项开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中国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励党员干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原动力”。
用精神领跑事业,以“航天速度”勇往直前。从1999年的酒泉发射中心,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神舟一号顺利升空,为中国航天“破题发端”,到如今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回家”倒计时,纵观中国航天发展史,是字里行间写着“自主创新”的民族史,先有以钱学森、任新民为杰出代表的航天人为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启蒙开路”,再到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员先后在深空展开五星红旗……这些光辉的背后,是航天人“胸怀报国志,敢为天下先”的浩然风采,在彼时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下,他们不畏艰难,拼搏进取,他们矢志不渝,攻坚创新。作为党员干部,在为航天科技进步鼓掌赞叹之余,更需脚踏实地,踔厉奋发,把专业知识转化应用作为经济发展“助燃剂”,用深入一线的工作方法切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用精神加油鼓劲,以“航天力度”步履坚实。天舟二号的往返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中若干过程中的“模块之一”,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单人旅行”,到天宫一号空间站“集体出差”,再到神舟十三号“太空旅行3人团”,变化的是中国的天空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条件越来越好,不变的是紧抓核心技术、夯实科研基础研究的航天初心。如同航天需“环环相扣”,党员干部在干事中磨练自己,要经历日积月累地尝试、煎熬与奋起之后,才能厚积薄发,破茧成蝶。扎扎实实的从“脚踏实地”到“仰望星空”。
用精神指引奋斗,以“航天韧度”顽强拼搏。中国航天不是没有失败,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中国航天人更知道如何成功,之所以中国航天能够奋进,是因为他们把目标和梦想始终与人民紧密相连。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在生活中保持勤奋敬业、勇于拼搏的工作心态,传承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如同天舟为“天宫”生活精准对接供给,我们也要致力于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做到深入、身入和心入人民群众之中,掌握真实的需求“问题”清单,做好“解决答复”,尽心尽力解难题。
天宫造就,君以艰难破险阻。党员干部要学习赓续新时代载人航天精神,在工作中拿出时不我待的魄力,见星空更近,踏沃土更坚。(焦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