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举措筑牢社区常态化防疫堤坝

2022-03-31 10:16:15

日前,据我市突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第45号通告,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形势已趋平稳。从周边疫情形势来看,外防输入、健康监测、复工复产等任务仍然复杂艰巨。夯实社区科学精准防疫基础支撑,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是疫情防控体系中重要环节。


健全健康监测信息库。综合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效能,构成三类渠道相互补充、回路链接信息集成化模式。各级联防联控指挥部明确分工、各有侧重、快速研判、密切配合,全面准确摸清集中转居家、外地返连等人员信息,做好登记成册、分类管理、见人见面。提升社区网格化防控水平,规范志愿者队伍招募、管理、投用,采取“网格员+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实施“铁脚板”滚动式全覆盖居民户。


优化常态化防疫闭环。提高运用健康监测管理系统社区能力,实行“五包一”责任清单制,健全见人见面、核酸检测、宣传教育、精神关怀、闭环研判等工作机制,达到健康监测全过程动态管理。采取“一天一研判”“一户一策”等办法,确保健康监测措施针对性、调适性。利用多种载体,广而告之健康监测信息平台,实行首问负责到底制度,保证随时随地联得上、找到人、办成事,不断优化社区防控闭环。


开设解决“急难愁盼”绿色通道。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设置核酸采样、生活保障、接驳转运、复工复产、心理热线、消杀消毒等若干专项工作组,畅通物资采购、医药医治、教学教育、信息咨询等保障渠道,落实人员管控、场所消杀、信息登记等措施,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加大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和正面社会舆情引导,广泛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和涉法涉规要点,强化每个人都是“最后一道防线”共同意识,激发常态化疫情防控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李朝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