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四种意识”,当好赶考路上的“答卷人”

2022-03-31 10:16:15

东方春来早,奋斗向未来。催人奋进的春天里,从农机轰鸣的春播现场到智能高效的工厂车间,从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到昼夜攻关的科研一线……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呈现出一派“春耕”的昂扬气象,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正带领亿万人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意气风发、勇毅前行。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历史的步伐总是不断向前,我们不忘“来路”,是为了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走好当下、展望未来。“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踏上新的赶考路,面对新的历史责任,要当好赶考路上的“答卷人”,不仅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更需要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一线、抵达现场、与时俱进,成长为能说会道善干的优秀党员干部,以实际的行动书写美好时代。


增强党员干部的现场意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当好赶考路上的“答卷人”,要切忌“坐而论道”,唯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才能看得到问题、找得准解法,更好地推动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要增强现场意识,主动练好“脚力”,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当好群众身边的“泥腿子”干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准确回应群众关切。


增强党员干部的历史意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担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方能行稳致远,党员干部要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就要练好“眼力”,增强历史意识,善于观察历史的发展脉络,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善于洞察历史前行大势,深刻领悟“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的时代内涵,找准开启中国更美好未来的“历史密码”,方能在赶考路上沿着正确的历史方向坚定前行。


增强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走好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尤其需要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交出的“考卷”,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方能接好赶考“接力棒”。从“革命岁月”到“百废待兴”,从“改革开放”到“乡村振兴”,这一路走来,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练好“脑力”,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增强大局意识,善于在源头上赓续百年大党砥砺前行的“红色精神”,让赶考之路更富有时代节律。


增强党员干部的斗争意识。“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踏上新时代赶考路,我们要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今天,我们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就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练好“笔力”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也是赶考路上的“大力量”。“笔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写下文字,更能成为一种斗争“武器”,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意识,把“笔力”转化为攻坚克难、凝聚共识的思想动力,在新赶考路上贡献一份力量。(李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