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祭扫”开启清明疫情防控新风尚

2022-04-04 10:54:36

清明节是我国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但目前全国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近日,江苏多地纷纷出台暂停组织各类公祭及其他自行组织的人员聚集性活动的公告,鼓励民众选择“云祭扫”等文明祭祀方式,不仅满足了民众的祭祀需求,同时又最大限度防范了聚集性疫情传播,有效保障好疫情防控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动清明节文明祭祀,鼓励民众采取“鲜花祭扫”“代祭扫”“云祭扫”等方式,以达到保护环境、减少火灾事故的目的,而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云祭扫”的作用进一步延伸。清明节期间,人流、物流、车流相对集中,安全隐患不容小觑,采取“云祭扫”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排除疫情隐患,同时还能满足因疫情无法回家祭祀的人的需求。

现阶段,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经过多轮变异,传播性变强,更易在人群密集场所隐匿传播,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从现实情况出发,防范疫情风险是当务之急,不能为了清明祭祀而让民众冒险。因此,最妥善的解决方案就是鼓励民众“云祭扫”。常州市龙城古园陵园内,“代祭扫”的服务正在进行,并通过“云直播”让逝者家属可以视频远程实时观看整个祭扫过程;连云港市连云区天河公墓今年参与网络祭扫已达近6400人次,远高于去年同期。如此看来,“云祭扫”不仅能够满足民众的祭祀需求,亦能最大限度防范聚集性疫情,保住疫情防控成果。

缅怀先人,重于心胜于形,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更要警惕因人员聚集导致的疫情风险。虽然不能实现一家(族)人在一起缅怀逝者,但是通过网络上一炷香、点一支烛、献一束花,同样可以达到祭拜先人、遥寄哀思、表达孝意的目的。

“云祭扫”等新的祭祀形式在这个特殊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这为全面推动文明祭祀提供契机。新时期应该有新的祭祀形式,与时俱进,才能让清明祭祀更文明。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清明祭祀,就是一场必须完成的“压力考试”,全省各市都要把好自己的关口,守土有责、从严从细,切实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安全。(钰雯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