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马车”承压提速 拉动“基本盘”稳健前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组织召开“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要求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7.7个百分点,目前,102项重大工程实施有力有序推进,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主力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重大判断,定下了今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并且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1-2月投资“开门红”,显现出政策“组合拳”的溢出效应,是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结果,有力拉动经济“基本盘”承压奋进、稳健前行。
投资“开门红”,强化稳的预期。相较于消费和进出口政策而言,投资政策更具明显的乘数效应,受疫情因素制约更少,对于稳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经济发展预期对于市场主体的投资意向发挥着重要作用,稳投资的关键在于更好地稳预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并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加大政策投入力度,一项项重大工程紧锣密鼓、争分夺秒推进,以开年稳投资为实现稳增长预期注入更强底气和信心。
投资“开门红”,激发进的动能。102项重大工程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不仅分布在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更多分布在新基建领域,对当前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区各部门以加快重大工程落地见效为抓手,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坚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加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投资,支持新基建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推动投资实现开门红,不仅发挥了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稳增长的引擎作用,而且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激发内生动力,为保持经济运营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撑。
投资“开门红”,提振发展信心。全年看开局、全程看起步。面对世界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压力测试”无疑不可小觑。1-2月投资增长“开门红”表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蕴含着大量投资机遇,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有着坚如磐石的根基。把稳投资作为稳经济的重要手段,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促进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困难,保持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秋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