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不能摘“防”
继3月底连云港人行程码上的星星被摘除后,4月6日,省会传出好消息:南京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南京人的行程码也成功“摘星”!这表明江苏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省整体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摘星”的城市还将继续增加。同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省内部分地区的疫情还在发展,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现在还没到“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必须坚决克服麻痹厌战、侥幸松劲的心理,以快制快、一鼓作气,以严之再严、细之再细、实之再实的防控举措,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摘星”不能摘“防”,我们务必居安思危,绷紧安全弦。当前各地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的取得,是无数“我先来”、“跟我上”的共产党员勇毅逆行、敢于牺牲换来的,是无数“天使白”、“公安蓝”、“志愿红”等昼夜不歇、笃定坚守换来的,是无数爱心企业和好心人士捐钱赠物、义援后方换来的,是无数家庭和一个个平凡的“我”顾大局识大体、共克时艰换来的。行程码“摘星”了固然值得祝贺,封控管控后急于回归正常生活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这场百年不遇疫情三年来的反复无常和此起彼伏,一次又一次告诫我们: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降等级不等于降警惕,解“封”更不等于解“防”,放开也不是放任,大家心中的包袱可以放下,常态防控之弦必须紧绷。“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疫情防控容不得一丝大意,尤其在防不胜防、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毒株面前,更要如履薄冰、慎终如始。
“摘星”不能摘“防”,我们务必共同守护,内防反弹。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村庄、一户人家、每一个人,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疫情之下的常态防控需要每个人的配合、遵守和执行。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从自己做起,从小家做起,从小节做起,筑起一道保护自己、惠及他人的屏障。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卫生习惯,养成不聚集、一米距等生活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外出主动配合查核酸、查两码、测体温等日常防控措施。同时,社区和村要充分利用“摘星”后不需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契机,通过大数据排查未接种疫苗和未全程接种疫苗人员,实行“一包一”和“多包一”销号机制,继续开展“敲门行动”,积极动员他们尤其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群体按防疫规范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落实落地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杜绝疫情反弹反复。
“摘星”不能摘“防”,我们务必守牢关口,外防输入。从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到当前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染性不断变强、扩散加快,发展难以预测,加之国内疫情继续呈现点多、面广、频发态势,不断补齐疫情防控短板,全力以赴抓好外防输入成为常态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交通卡口是疫情防控的“前哨”,务必关口前移、细化举措、充实力量,守住机场、高速、国省干道、县乡公路、铁路、机场、码头等所有通道,确保卡口24小时有人执勤,不间断加大村内、田间巡逻检查力度,逢车必查、每人必查,做好往返人员和车辆的闭环管理工作,确保不脱管、不漏管,及时、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真正把潜在的风险挡在门外,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防控为人民而战,也必将因人民而胜。我们务必上下同欲、家国举力,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用“防得住”保障“放得开”,用“慢下来”换回“快起来”,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相庆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