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百姓饭碗 筑牢粮食安全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不但关乎百姓饭碗,更关乎国家安全。
家中有粮,端稳百姓饭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说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把准脉搏、指明了方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明确要求,要重视粮食自给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发展好农业,实现粮食充足,才能端稳百姓饭碗。
自立自强,保障粮食充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保证粮食安全还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我国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到了1090公斤,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种业抓好。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不得不归功于种业科技的自主可控、自立自强。
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确立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根据2020年的数据,我国全年从国外进口1.4亿万吨粮食,同比增长28%,我国进口粮食不是因为“国内缺”,而是优化粮食供给结构,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根据国新办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国的粮仓总容量在2018年就已经达到了9.1亿吨。我国的这些有力举措,完全保障了中国14亿多农民吃饭的问题,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要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端稳百姓餐桌饭碗,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王善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