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航天精神,汲取奋斗力量
这几天全世界都在关注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这三名航天英雄。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从“北斗指路”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天宫建站,中国的航天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精到尖的突破。心之所向,星辰大海,虽难以至,一往无前。神十三航天英雄们的征程告一段落,但中国航天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
航天精神是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定海神针”。中国几代航天人硬是凭着“不认输”、“不畏难”、“不气馁”的那股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埋头苦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追梦、勤于圆梦。探索着星辰大海,逐梦九霄问天,阔步强国征程。我们要记得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任新民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我们还要记得“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不知生死的情况下,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进,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正是这些航天人无私奉献、自力更生、无畏困难、不懈拼搏的精神才助力航天事业破解困难险阻。
航天精神是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指南针”。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科学技术是国之利器,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就能抢占先机,赢得发展主动优势。惟改革创新者胜,航天科技人识变求变、因时而动,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突破关键技术,练就“杀手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从而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性关键技术。一系列载人航天、空间站、北斗系统、嫦娥探月、墨子号等“国之大器”重磅升空和华丽展现,都无不证实了即使在高科技最前沿的航空航天领域,中国人也是“照样行”“一定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
航天精神是善于认真细致严谨务实的“绣花针”。在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流淌在所有航天人的血液中。一代代航天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长久执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定前行,推开空间站时代的大门,用青春热血谱写了飞天壮举的伟大征程,收获着为梦想而奋斗的丰厚回报。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星际探测有着更深更远的梦想。但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想的跋涉就会充满无穷动力。
诗意写苍穹,浪漫梦成真。星辰大海,征途在前,相信只要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认真细致严谨务实、我们定将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潘逸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