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规划》实施 建设美丽江苏

2022-04-20 10:18:39

4月19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将为全省“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


《规划》意义重要。基础设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硬件基础,是能否顺利实现全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把“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作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我们身边常见的污水、垃圾、雾霾等,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规划》将着眼抓源头、打基础、管长远,力争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成效,切实增强身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不仅如此,《规划》还涵盖了清洁能源、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环境监管等多个领域。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环境扩容能力,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将有力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对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问题精准。《规划》精准地引导有限投入到关键领域,以解决关键问题、实现关键目标非常重要。针对“十三五”时期江苏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规划》将加快补齐全省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优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比如我省污染治理能力仍存在短板,部分设施运行维护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还不够高,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规划》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规划》措施明确。《规划》将对全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统领、力量统筹、任务统分、标准统一,将强化源头治理、夯实基础、立足长远、治本攻坚,努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将具体在“十四五”期间着重建设4个方面10大项工作任务,即“补短板”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3项任务,“促提升”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清洁能源供应3项任务,“强支撑”的自然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生态环境监测监控3项任务,“提水平”的管理能力现代化1项任务。此外,《规划》还提出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重点实施的9类重点工程,以支撑10大项工作任务的落地落实。


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江苏。江苏省将坚决扛起肩负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王善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