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奏响技能强国时代强音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27日上午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4月28日人民日报)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步伐,不仅需要高端装备、高端技术,更需要高端的技能人才队伍、富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奏响技能强国时代强音。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弘扬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技能人才作出重要贡献,工匠精神熠熠生辉。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搭好技能培训的平台、技能应用的舞台、技能提升的擂台,努力确保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引领劳动者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在本行业和本领域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展现新时代劳动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风采。
时代赋予制造业以重任,也将赋予产业工人以荣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迎来一个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大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讲好工匠故事,展现工匠风采,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让“技能强国,创新有我”成为劳动者的共同崇尚和自觉追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苏小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