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2-05-03 10:46:52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勉励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根要向下生,花才向上开。在五四精神的因子中,第一位的就是“爱国”。作为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主体,广大青年是一支生力军。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就要与时代携手,同祖国共进,以基层为课堂,以实践为导师,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去,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优良传统之继。从历史和现实看,听从党的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已成为广大青年长期以来职业选择和就业去向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一批批有志青年,“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他们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艰苦地区去,把小我融于大我,把艰苦和磨砺当成人生精彩篇章的序曲,自觉担当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与使命,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青春之花璀璨绽放。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文化传统,展现了中国青年爱国报国、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一次又一次有力阐释了义无反顾的使命担当,是当之无愧的青年榜样。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伟大时代之需。当代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去向,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现实命题,给当代青年提出了一项项时代命题,需要大量青年人才,担当时代责任,展现青春作为。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个人的选择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与实践结合,向群众学习,才能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青年成长之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青年群体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但多数人还缺乏基层艰苦生活的锻炼。如果缺乏基层和艰苦地区的工作历练,不经风雨、见世面,就很难担当重任。近年来,许许多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锻炼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起好了成长成才之步,初步实现了人生价值。事实一再证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到人民中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事业才能夯实基础、行稳致远。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必能书写别样精彩的青春诗篇。(何芗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