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数字时代,“触网”已经成为了很普通的一件事,网络在成为沟通交流通道的同时,作用也在不断延伸,充分把线下真实生活映射出来,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带给人民群众全新的体验。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文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产生的文明新形态,网络空间人人享有、人人负责。共建网络文明、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需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增强亿万民众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主动参与网络安全事业,打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精神家园。
不断筑牢网络安全法治防线。法者,治之端也。网络空间的自由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使用网络空间,方能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构筑网络“安全防线”,法治要贯穿网络文明、网络生态建设始终,切实“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显然,从网络管理者、使用者两端出发,画出了法治“硬杠杠”,让大家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推动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真正深入人心。
不断筑牢网络安全人民防线。随着网民数量增加,网络空间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主要活动空间,推动网络空间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毋庸置疑,网络安全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筑牢人民防线是关键。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既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的新体验、新便利,也维护好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让网络更好地造福人民。
不断筑牢网络安全科技防线。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当我们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利好之时,也应该看到网络空间存在的种种威胁、风险和漏洞。构筑网络“安全防线”,科技防线是强有力的“防御屏障”,既能快速发现问题,也能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的较量。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唯有人才创新能力更高,网络科技水平更高,科技防线的防御能力方能更强,网络空间的安全性方能得到不断提升。
“入目皆芷荷,扑鼻是芝兰。”在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筑牢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维护好网络世界的“艳阳天”,方能借助网络平台,乘势而上,开创网络安全工作新格局,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带给人民群众更向“网”的美好生活,加快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进程。(文/李茜 张佩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