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擎抗战精神“火炬”,激荡奋进力量

2022-09-04 10:57:23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抗日战争虽已成历史,但抗战精神从未远去。如今,穿过历史的硝烟烽火和血雨腥风,新时代的火炬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中,唯有铭记先人英勇无畏之精神,才能迈出开拓进取之足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与追思历史,赶考与奋进未来,方能把抗战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以抗战精神的“熊熊火炬”照亮新的赶考之路。


抗战史上的“每一页”无不写满了信仰和忠诚,大大小小的战役展现了先烈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担当。理想信念坚如磐石,风吹浪打不改其志。大江南北、平津内外,千千万万爱国将士心怀国家大义,把忠诚融入血液中,一腔热血转战南北、勇上沙场无惧牺牲,将生死置之度外,用青春、汗水与热血谱写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抗战精神由热血浇筑、用忠诚谱写,千古不朽、熠熠生辉,诠释着宁死不屈、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彰显着永恒不变、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壮怀激烈,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而发。热爱是深沉的、恒久的,忠诚是实践的、具体的。弘扬抗战精神,最重要的是不忘往昔峥嵘岁月,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不忘“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的理想信念,忠实履行为党、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新的征程上,做到思想上坚定不移、行动上自觉主动。以“大爱”融入时代大潮,牢记“国之大者”、昂扬精神斗志,增进以身许国的志向,激发爱国奋斗的热情,擦亮“不负时代,至诚报国”之心,夯实忠实于初心、忠诚于使命的思想根基;以“大我”情怀踏浪前行,挥洒奋斗汗水,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建设联系起来,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矢志不渝地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强,立志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贡献。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0多万人。“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在敌强我弱的境况下,中国4万万同胞共御外侮、一致抗日,创造性地开展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战等战斗,生动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涵义。团结是时代永远的主题。时至今日,团结的精神熠熠闪耀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乡村振兴等各大战场上,各地各行各业的人民主动加入“抗疫队伍”,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之力;面对洪浪滚滚的“战汛令急”,众人闻讯而动、向险而行,在冒风雨、扛沙包、踏泥泞中化险为夷;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并肩作战,攻坚克难、协同发力,凝智聚力向共同富裕团结奋斗。


把舵定向稳驭舟,接续奋斗立潮头。新时代新征程,当高擎抗战精神“火炬”,充分激发十四亿中华儿女的奋进动力,在推进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工作中依靠群众、团结群众,让脚步有力度、奋斗有声势、发展有成效,切实把思想和行动、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展现“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只要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就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郭素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