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国庆,倡导低碳节约新风正当时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今天依然需要大力提倡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
国庆长假正在进行时,喜气洋洋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过73岁生日,少不了热热闹闹的衣食住行,各地也迎来又一个旅游、聚餐、购物消费高峰。此时此刻倡导全民厉行节约、崇尚节俭、绿色低碳、简约生活,不仅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有利于增强广大国民的节俭意识,促进绿色、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成为常态自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物质高度匮乏的年代,自觉自律、勤俭节俭,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弘扬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如今社会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充裕,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节约是美德传承,也是居安思危,体现出一种新的生活姿态与境界,特别是在资源紧缺矛盾越发突出、气候环境挑战越发恶劣等现实大环境之下,节约更是对资源的珍视、爱惜,体现出个人的内在素养和责任担当。
早些年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大型聚会浪费高达38%,餐饮每年约浪费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全环节损失约占总产量14%,损失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有关国际专家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面临更为严峻粮食危机。显然,仅从守护粮食安全层面来说,“舌尖上的节约”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大有可为,每个公民都有责任,也都应尽力而为。
“践行零米粒,勤俭传美德”“餐餐光盘,避免剩余”,在北京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老师每天都会对“光盘少年”进行拍照表扬;深圳印发实施方案,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理念,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通过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公益等节能减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均可量化转换成“碳积分”……从整顿“舌尖上的浪费”,到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再到发起“光盘行动”唤起餐桌新风,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相关文件、采取措施大力整治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节约资源理念逐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庆之际思节约,把追求与践行节俭、绿色、低碳生活作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重要内容,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见微知著、见贤思齐,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有力推动国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又为经济发展、国家建设注入更强绿色动能。(秋声)
最新评论